2025四姑娘山民宿大会启幕,“宿在小金”正成为文旅新名片
10月21日,以“民宿之州·宿在小金”为主题的2025年四姑娘山民宿大会,在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如期启幕。行业大咖齐聚,把脉民宿发展、探索创新方向、汇聚行业力量,为小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思想动能,更成为当地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深度联动的重要里程碑。

这是小金县首次聚焦民宿主题召开的全县性大会。近年来,该县坚决落实阿坝州委“五个之州”决策部署,以民宿产业为文旅融合抓手,推动行业“高端引领、中端支撑、低端升级”。如今,一批特色精品民宿散落在雪山脚下、藏寨之间、田园深处,既是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也激活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宿在小金”正成为闪亮文旅新名片。
旅游产业是县域经济“多元引擎”,民宿则是关键支点。近年来,小金县委、县政府坚持文旅融合,科学引导民宿健康发展,走出特色路径,让民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扩大民生就业的“主力军”。
生态赋能:小金民宿的“天然聚宝盆”
小金县坐拥“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四姑娘山5A级景区”,还获评“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全国最佳山地户外目的地”,自然资源与人文底蕴双重优势,为民宿发展筑牢根基。

“生态是民宿的生命线”是当地坚守的理念。该县坚持生态立县,将绿水青山保护置顶,把民宿开发作为生态价值转化载体:建设对标自然保护区标准,布局兼顾景观保护与体验优化。如今在小金,“推窗见雪山、出门入林海”成民宿标配,游客从“观赏者”变身“守护者”,形成“保护促体验、体验助保护”的良性循环。
“抬头是蓝天白云,雪山近在咫尺,住一周都不想走。”北京游客邹女士说,她刷到小红书上的民宿实景视频后,当即安排行程来小金。
随着交通改善、知名度提升,以精品民宿为核心的乡村住宿业态在小金“遍地开花”,服务与品牌同步升级。目前全县251家民宿中,中高端占比超44.22%,旅游旺季“一房难求”成常态。
业态创新:民宿激活乡村旅游新动能
“10月1日试运营至今,客房天天满房,游客对徒步向导、生态研学反馈特别好。”嘎尔庄园管家南江难掩欣喜。作为“民宿+研学”复合型项目,嘎尔庄园升级硬件、完善研学配套,提升游客承接能力,还以“龙头企业+国投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助力夹金村向“夹金山下红色旅游第一村”迈进。
沃日镇民宿集群同样火热。全镇66家民宿提供1126个床位,2025年国庆预订率超90%。部分民宿以“田园风光+嘉绒文化”为特色,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文化,还联动果农推出“苹果采摘+非遗手作+农产品电商”产业链,带动苹果销量同比增30%,让“民宿红利”惠及农户。
民宿是小金富民增收的“纽带”。数据显示,平均每家民宿创造7至15个就业岗位,从业人员月均增收超3000元,实现“一家民宿带活一片乡村”。近年来,当地打造“食、宿、娱、购、游”一体化民宿,构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图景,让民宿成为文旅融合“文化窗口”、乡村振兴“动力源泉”。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数据印证民宿带动效应:小金县接待游客44.5万人次、旅游收入3.38亿元,分别同比增11.26%、11.56%,入选全国十大热门县城。
大会领航:点燃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大会现场,行业专家、民宿经营者、文旅企业代表围绕“民宿产业趋势与国际化路径”“藏寨民宿文旅融合”等主题研讨,为小金民宿“把脉问诊”,擘画“宿在小金”品牌升级路径。

站在大会新起点,小金县明确发展方向:推进民宿与研学、红色旅游、民俗文化深度融合;完善民宿周边交通、停车、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建立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提升品牌竞争力。通过这些举措,当地以“宿”为媒引客、留客,实现“流量”转“留量”,绘就“宿在小金、美在全域”画卷。
版权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2.本文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我们转载的目的是在于信息的传播,而非商业用途,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内容。
投诉邮箱:
27607189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