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资讯传播平台

一条“御道”串起三山五园(图)

2003年,北京市市政四公司的施工工人,在颐和园东宫门前铺设雨水管线时,意外地在柏油路地下发现了石板路。

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三山五园只是个耳熟能详的概念。历史上的它如何形成、损毁和重建,今后的它又如何修复、规划和发展,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

“三山”即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五园”是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今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及周边地区。如今正在规划中的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以现状道路、铁路、河流、山脊线和行政边界为界线;东接地铁13号线和京密引水渠,西至海淀区区界,北起西山山脊线和北五环,南至北四环,主要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海淀镇、香山街道和青龙桥街道辖区内。

三山五园不仅承载了皇家园林、清代建筑、文物遗存等历史文化积淀,在近现代发展的过程中,也聚集了优质的高校智力资源、政治军事、创新产业等方面的重要职能。按照规划,一条“御道”将串起三山五园,成为北京为数不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叠加的复合型文化区域。

曾是一幅瑰丽的山水画卷

 

 

已经八十多高龄的海淀区文史专家张宝章曾经出书《三山五园新探》,较为全面地对三山五园进行了研究。张宝章介绍,京郊海淀西山一带,历史上就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清代京西园林的修建达到了历史高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山五园。从地域上看,遍布方圆几十里的皇家园林连成一片,不仅地域紧密连接,静宜园和静明园甚至有流泉可以相通。从园林景观上看,清漪园的知春亭岛与玉泉山主峰定光塔、香山静宜园宫廷区形成一条轴线,向东延伸交会于圆明园、畅春园南北轴线的中心点。“如果站在香山‘鬼见愁’远眺,高低错落,辽阔壮观,就是一幅瑰丽的山水画卷。”

面对三山五园留下的宝贵的历史财富,早在2003年开始,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就开始了对三山五园的研究,规划师王海蒙就是其中一位。2013年,海淀区委托清华同衡进行“三山五园地区保护与提升规划研究”,专题研究内容涵盖三山五园地区的文化提升、综合交通系统、旅游发展、景观系统、园外园景区的提升和发展,以及三山五园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规划。“14年前我还是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小姑娘,三山五园这一个规划课题,把我熬成了孩儿她妈。”王海蒙笑言。

柏油路下发现一条石板路

在清代,皇帝从故宫进入三山五园,有一条专门的“御道”,王海蒙在现在的地图上给记者画出了一条从故宫到香山的“御道”示意图。

从故宫出来之后,途经西直门、大慧寺,取道万泉河路,路过畅春园,到达一亩园后进入圆明园。“一亩园地区原来是圆明园大宫门的宫门前区,用于举行皇家庆典,相当于三山五园地区最重要的迎宾区。”从圆明园向西,沿着颐和园万寿山的北侧继续前进,路过功德寺后向南,绕静明园的南侧继续向西,就可以进入香山。“皇帝沿着御道行走,最终的目的地是到香山登顶远眺,上香祈福。”王海蒙说,由于当年的“御道”都是步行道路,不好计算御道的总长度,但这条“御道”能够完整地串起“三山”和“五园”,并包括了三山五园地区的主要景点。

“其实当时的所谓御道也并非皇帝独有,大部分御道老百姓都可以走,毕竟那时候的老百姓也有去妙峰山上香的习俗。”王海蒙说,早在2003年7月,施工工人在颐和园东宫门前铺设雨水管线时,就曾意外地在柏油马路底下发现了一条500多米长的石板路。当时经过专家鉴定,这条石板路就是“御道”的一部分。在王海蒙参与的“三山五园地区保护与提升规划研究”中,御道的恢复成为了规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将会根据现有情况尽量按照原来“御道”的走向进行恢复和修复,“这条路以后将有可能成为贯穿整个景区的一个主干道。”

 
上一篇:丹霞山下女掌柜的美好生活:带着村民打造民宿群 下一篇:SAS荣获“Global Traveler”颁发大奖后,又推出了高速WIFI
标签:
分享到:
最新推荐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