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冷小镇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呼中林业局开展冰雪文化旅游建设,截至11月末,旅游人数首次突破25万人次。
雪地摩托车
又到了冰雪旅游的旺季,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这个因冷而闻名的森林小镇,迎来大批森林探险爱好者。其中,趁着这里12月气温即将下降到最低点而来的游客更不在少数。
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呼中林业局旅游人数首次突破25万人次,实现收入2.57亿元。
呼中林业局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结合管护区经济发展,不断壮大生态旅游业,结合当地“冷”资源,确立了以休闲生态旅游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加-呼-漠”三点一线的地域优势,“兴安环线、呼中必看”,呼中是大兴安岭黄金旅游环线上不可或缺的一站,旅游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借势发力
叫响中国最冷小镇称号
近日,由森林中国与斯巴鲁中国共同开展的走进森林文化小镇活动,在小镇呼中引起了一番热议。100多人的车队,几十台车辆,两天的行程,不仅宣传了呼中林业局驯鹿园、白山景区等重要景区景点,还刺激了当地消费。认识到这一点的呼中人,抢抓机遇,注册了“中国最冷小镇”的商品标识,设计了旅游标志。根据自驾游火热的市场行情,筹建了呼中林业局岭上人家自驾游营地,并得到了中国自驾游协会的支持肯定。盘活不良资产,与新西兰旦复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招商协议,将原苍山林场两栋闲置房屋及场址空闲地改造成旅游度假山庄;与省森源科技食品有限公司协商,将原呼源电影院改造成酒庄和宾馆,与飞虎山矿业合作维修改造呼中宾馆,自筹资金将苍山林场部分废弃民房改造成房车自驾车营地,深度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全国城镇气象记录最低值所在地的优势,呼中林业局结合人们冬季旅游找冷的刺激体验,加大宣传力度,先后举办了3届“中国最冷小镇四季风光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多次在省城哈尔滨展出。今年在2018北京国际摄影周上,中摄协顾问、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索久林的30余幅参展作品全部在呼中林业局创作,受到了国内外摄影家的关注,纷纷表示要到这片“净土”去看看、去创作。
开拓思路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为探索呼玛河不冻河的神秘,CCTV-7录制了两集电视专题片《冰雾奇观 探秘极寒小镇》,12月31日、1月1日将在黄金档播出。
今年,呼中林业局以 “最冷小镇·冻感呼中”为主题,大力开展冰雪文化旅游建设,要求各单位自行在本单位门前街道制作冰雕、雪雕,增添最冷小镇冬季旅游特色,打造冬季旅游亮点。同时全新规划了占地11700平方米冰雪撒欢园旅游项目。建成了初级滑雪道、大型冰滑梯各1个,占地216平方米、高8米的撒欢园主题背景雪墙1座,占地400平方米、高4米的雪迷宫1座,各种卡通造型冰雕、雪雕作品34个,开发雪地越野车、摩托车、碰碰车、悠波球、滑雪圈、冰壶和雪地足球等娱乐项目10余个。以最冷小镇地标为背景,举办泼水成冰艺术秀、挑战最冷小镇极寒勇士耐力赛,用灯带布置周边的冰雪雕作品,对周边进行美化亮化,营造最冷小镇节日氛围。同时借助兴安之巅的地理优势,谋划开发林海雪原森林探险穿越等特色冬季旅游产品,合理配置冰河红柳、魔界探秘、寒冬冰雾、大岭雾凇、杜鹃傲雪、白山云海、呼玛河冬韵等最冷小镇十大景观旅游线路,确定最佳观赏点,将其串联成“最冷小镇”独特景观。
夯实基础
加强景区建设与管理
面对日渐升温的旅游市场,呼中林业局不断加强景区配套设施建设,近年来,采取“N+旅游”的办法,把相关工作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建成了6座配有客服中心和水冲式厕所的综合性多功能管护站、白山“兴安第一塔”、白山3800延长米旅游环线公路以及林碧、呼阿170公里森林风景廊道;自筹资金完成了白山景区南坡580延长米、背坡2600延长米环线栈道以及龙泉和滴水崖景观建设。白山景区和苍山石林景区先后被评定为3A级景区。呼中林业局先后被亚太旅游联合会评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全国十大最美秋色之一。2018年,呼中镇被中国林学会授予“森林文化小镇”称号。
近年来,呼中林业局游客暴增,夏季高峰期,宾馆、旅店一床难求,饭店爆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三产服务业的发展,山特产品店增加到现在的30余家,住宿业、餐饮业的收入比前几年多出20%。
冰雪旅游给呼中人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原来的“冷”资源真正转变成了现在的“热”产业。
版权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2.本文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我们转载的目的是在于信息的传播,而非商业用途,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内容。
投诉邮箱:
2760718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