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农家乐撑起乡村旅游半边天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桑洲镇以油菜花和梯田闻名,南山章村偏居桑洲一隅,村里的“网红”客栈“南与舍(南山驿)客栈”,因为传递出梦想与乡愁,成为当地备受关注的精品民宿样板。国家旅游局与全国妇联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创建“全国巾帼示范农家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的通知》公布了42家“全国巾帼示范农家乐”,“南与舍客栈”就是其中之一。
此次公布的42家“全国巾帼示范农家乐”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广大农村妇女通过乡村旅游实现就业脱贫增收的具体举措,将有助于动员社会各界整合优势资源,引导帮助妇女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农家乐的“女当家人”,成为脱贫致富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精选示范样本 着眼推广复制
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农村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份示范名单中,不但甄选了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模式和不同层次的农家乐,对农家乐发展过程中的新变化、新形式也有关注。这些变化集中体现了农家乐正在实践中不断“聚变”和“裂变”。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农家乐发展也走在了前列。尤其是跟随市场变化不断适应调整,成为农家乐发展的风向和趋势。此次入选的“南与舍(南山驿)客栈”,就属于发展较成熟、在市场推动下实现从农家乐到精品民宿嬗变的典型。
“南与舍”的设计师王瑶的设计理念是通过现代建造手法,与传统建筑展开一次对话,延续建筑本身承载的家族记忆,巧妙找到守护与创新的平衡。在她的巧手设计之下,原本荒废多年无人居住的老屋危房变身为诗意乡居:底调仍是古韵,却透着清新、洒脱,充满了诗歌的韵律和文艺之美。
在起步较早、旅游较发达地区,以“南与舍”为代表的农家乐趟出了一条向精品民宿转型的路子。而在一些经济发展、设施建设稍逊的地区,不少可复制性强、见效快的特色农家乐也得以入选。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晴园“徽姑娘”农家乐就属于这一类型。
“农妇唱主角,土菜来当家”的“徽姑娘”农家乐,是黄山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一张“特色牌”。当地在打造“徽姑娘”农家乐中,以点带面,从点到线,以旅促农。“徽姑娘”农家乐的发展,辐射带动了更多人就业,同时在农家乐网点开设农产品代售点,统一包装、设计和销售茶叶、笋干等农特产品,不断提高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此外,国家旅游局和全国妇联还有意选取了部分西部地区的农家乐,通过树立典型、推出模式,让当地农户看得见、学得了,把中央扶贫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户跟着干、一起富。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椿树沟村,原是一座地处深山的小村庄,《舌尖上的中国2》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一夜成名,游客也找上门来。当地成立了旅游合作社,通过规范行业标准和服务质量,各方聚力共同把农家乐做大做强。椿树沟片区也由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小山村,成为古朴与现代、传统与开放并存的美丽田园综合体。
发挥巾帼优势 扶持典型示范
近年来,全国各地均积极培树巾帼创业创新先进典型,引导帮助妇女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居家创业就业脱贫致富。
获得江苏省级巾帼示范基地的泰州市姜堰区益和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11年11月,由盛文玲和258名农户(其中女性216人)以资金和土地入股成立,以草莓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主。2016年,合作社实现销售额595.5万元,纯利293.87万元。合作社还带动了周边128名农民从事草莓种植(其中妇女96人),形成了以合作社为中心基地的草莓产业群。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创建全国巾帼示范农家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旨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和扶贫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落地落实,进一步发挥妇女在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独特优势和“半边天”作用,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翟向坤认为,评选42个“全国巾帼示范农家乐”意在鼓励妇女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通过42家“全国巾帼示范农家乐”的引领,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国400多万名农村妇女、91万贫困妇女通过发展农家乐等产业,最终实现创业增收、脱贫致富。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刘啸说,女性热情、周到、爱整洁的天性对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留住乡愁具有天然优势,也是引领带动广大农村通过乡村旅游实现就业脱贫增收的有效手段,女性的参与可以让乡村旅游更具“乡愁”。
输血变为造血 推动精准扶贫
如何探索妇女参与农家乐发展,将贫困妇女发展纳入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链条,带动妇女居家创业就业脱贫,最终变“输血”为“造血”,成为各方共同关注的重点。
此次入选“全国巾帼示范农家乐”的金刺梨山庄巾帼农家乐,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高寨村,掌柜赵启菊是巾帼金刺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长。5年前,赵启菊还是一个每天在大山里劳作的普通农民,一次偶然机会,她引进了金刺梨,并和同村村民石明英、石林芬组建了巾帼金刺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姐妹们开启了小康之路。
输血不如造血。全国各地还纷纷从培训带动发力,开展了一系列适合农村妇女创业就业的培训项目。
温州市组建了微信群、QQ群,不定期推送技能知识和相关政策,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免费技能培训送到妇女家门口。两年来,温州市举办了44场巾帼网络创业知识主题讲座,让8000多人次的妇女从中受益。
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中,则围绕“引领凝聚巾帼力量助力转型跨越发展”主题,以发展扶持巾帼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依托“妇女之家”等阵地,广泛开展“中式烹调师”等实用技术培训及食品卫生、文明礼仪等知识培训;通过政策扶持解决创业资金瓶颈问题,打造水口巾帼农家乐示范带,充分发挥妇女创业优势,帮助妇女实现增收致富。
“女性是乡村旅游的大半边天,老板娘的亲和力是农家乐的重要竞争力,决定着农家乐产品的回头率。女性也是乡村的最主要和最稳定的劳动力,且女性的细心和耐心特性,使她们更适合经营农家乐。”清华大学教授邬东璠说,评选“巾帼农家乐”非常有必要,这一品牌本身就是对女性参与乡村旅游的鼓励,选拔先进有利于示范,可以树立典型,使更多搞农家乐的女性有标杆可以学习,进而提高自身能力,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版权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2.本文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我们转载的目的是在于信息的传播,而非商业用途,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内容。
投诉邮箱:
276071892@qq.com。